“这两天春暖花开、气温回升,要抓紧对麦田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农田排水等作业,有效降低春季正阳县常见病虫害和前期因雨雪低温天气对农作水涝、冻害带来的危害。”日前,在正阳县慎水乡辖区的广超种植养殖家庭农场,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瑞宏教授和其带队的“田专家”团队的成员们在百忙之中,通过线上技术指导等方式,精准指导该农场的工作人员开展麦田管理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小麦苗迅速步入快速成长的“拔节期”。
在农场工作人员按照张瑞宏教授科研团队的“精准指导”下,农场工作人员渐渐成了技术精湛、管理先进的“田专家”,把数千亩麦田的小麦苗管理得长势甚好、绿色遍野。正阳县业务部门农技专家进行实地调查、现场测量等,发现该农场的麦田长势、苗情、墒情等普遍好于一般麦田,已达到扬州大学张瑞宏教授科研团队在耕播前设计的技术指导目标。
借助作业系统的双轴分层切削深耕、一次镇压开种行、二次镇压宽带深耕播种等先进技术的大量应用,该农场麦田里的小麦苗具有扎根深度到位、麦苗发芽很好、麦叶受低温天气冻害的影响减少等优势。“小麦苗发叶和分蘖都好,苗情质量较好,基本没有受冻害影响。”看完广超家庭农场种植的小麦,正阳县相关业务部门的专家说:“小麦品种也有抗冻性,耕播深度也不错,综合起来,农场的小麦苗确实长势不错。”
前期,由于广超家庭农场注重农田耕作的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大农机、农资的采购和新技术的普及,在农田耕作中大规模地采用了扬州大学研发和推广的、装载了九合一数字耕播复式作业系统的先进农机进行耕播作业,所以该农场的麦田里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就会有一定宽度、深度的排水沟,麦田内的积水、水涝等现象既得到有效地缓解,又能在升温时节迅速排空麦田里的积水,更让麦田里的小麦苗不但没有受到气温较低、水量较大、间隔较长的雨水、雪水的反复浸泡,还能在气温回升期间快速成长,比附近没有采用此农机进行耕播作业的麦苗长势要旺、恢复要快、根系要深、分蘖要好。
为更好助农增产增收,农场的工作人员不仅按照张瑞宏教授科研团队的技术指导精心管理好数千亩麦田,还对慕名求教的种植大户、附近村民等提供技术指导,并到附近地区老年人等群众的麦田里主动开展技术服务,用农业技术帮助更多群众增产增收。
为进一步加强小麦的增产增收效果,张瑞宏教授友情提醒,要加强水肥管理,不要过度追肥,确保小麦足够穗数,还要时刻关注小麦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因地制宜开展“一喷三防”作业,并尽量进行绿色防控作业,切实种植更多高质、优质、高产、优产的优质小麦,擦亮正阳县的小麦名片。(刘国清 滕敬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