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东皇:机井管护“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
发表时间 2025-07-08 14:52   阅读 74593

“田地本该绿油油,奈何无雨村民愁;‘一长两员’办法好,抗旱保苗助丰收。”7月7日上午,在平舆县东皇街道李庄社区,看着高温下挥汗如雨抢修机井的“井长”李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崔新生、管护员和维修员等人,村民有感而发地说。

小暑时节,万物并秀。走在平舆县东皇街道乡间的道路上,远远望去,宽阔的机耕路贯通农田,不知名的野花迎风绽放,生机勃勃的农作物长满大田,点缀其间的一眼眼机井,让乡村的每一处田间地头都充满着绿意的希望。

“看似寻常的机井,不仅是农田灌溉的‘生命线’,更成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张超介绍,今年以来,东皇街道以机井管护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径。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整合资源力量、发动群众参与,东皇街道将机井管护的“痛点”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亮点”,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精细呵护”的蝶变。

“今年,因为争抢机井浇水的纠纷少多了!”作为街道分管信访稳定工作的负责人,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影很是欣慰地说。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管理,部分社区机井存在老化失修、设备缺失、使用混乱等问题,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更引发群众矛盾。为破解这一难题,东皇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行农田水利设施“一长两员”制度,井长由各社区支部书记兼任,管护员由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维修员则聘请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将全街道机井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划分责任区域,明确管护责任人,确保每一眼机井都有人管、有人护。

 

“现在机井只要出问题了,你看,这个牌子上,井长、管护员和维修员的电话随时可以联系上,一键报修,方便多了!”手指着贴在机井上的“东皇街道农田水利设施‘一长两员’标识牌,”李庄社区李庄村村民老李高兴地说。为充分调动“一长两员”参与积极性,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一长两员”的工作进行量化打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此外,东皇街道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两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区别对待、政府引导、购买服务、市场运作。”谈及落实管护资金问题,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帅如是说。在保障资金方面,东皇街道采取“财政补一点、集体拿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机井建设与管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管护工作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

“要通过机井管护的‘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的‘大效能’。”街道党工委书记姚东云表示,实践表明,基层治理无小事,只要找准切入点,以“微改革”推动“大变革”,就能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如今,东皇街道农田灌溉效率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邻里纠纷明显减少,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有效增强。下一步,东皇街道将继续深化机井管护改革成果,推动基层治理向更高效、更精细、更智能的方向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通讯员:贺志勇)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