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牵手十八载 关爱暖童心
发表时间 2024-08-08 11:49   阅读 87211

从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出门左转,再向东走大约3公里的路程,就到了黄泛区尹坡村的尹坡小学。自2007年5月第一次踏上这条路,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班子换了好几届,队伍退了一茬又一茬,这条路他们竟然走了十八年,而且还将继续走下去…… 

2007年,为积极响应上级团委“关爱留守儿童,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一活动,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团委经过仔细筛选,决定把留守儿童较多的尹坡小学定为结对帮扶对象。单位十多名青年志愿者一起手捧书籍、学习用品等来到尹坡小学,选择了少先队大队部作为亲情港湾,为留守儿童们布置了一个新家。

“第一批结对帮扶的十几个孩子,都是父母双双出去打工的,他们孤僻,胆怯,都不敢抬头看人,当时经过短暂交流,特别是拿到新书和玩具后,小朋友们一个个才活泼起来,到底是小孩子啊!”回忆起第一次接触留守儿童,第一批青年志愿者李冬的语气里还是满满的疼惜。

争做“代理妈妈”

为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团委决定在志愿者中招募“代理妈妈”,与孩子们“一对一”结对帮扶。消息一传开,单位的女同志们都争相报名。

 “代理妈妈”原则上只在青年志愿者队伍中产生,而当时已年过四十的张爱民同志却积极报名前往,并主动与六年级晓琳同学结为对子。晓琳父母均在外打工,她平时与姥姥生活在一起。当张爱民从她的交谈中得知,她还有个和她同班的姐姐,因班里留守儿童太多,没被老师挑选上,姐姐为此伤心难过时,她当场决定:“这姐妹俩都归我了,我又多了两个女儿!”

在青年志愿者中间,有一位青春秀丽的女孩,她叫张君。张君是2007年刚被分配来的大学生,尚在实习期。在单位团委发出关爱留守儿童倡议活动时,她就积极报名并成为首批志愿者之一。当听说要招募“代理妈妈”时,这个连男朋友都没有的小姑娘掩着满脸羞涩,与一名叫慧慧的留守女童结为帮扶对子。从此,张君这个在父母眼中还需要关心的大孩子却学着为别人撑起一片蓝天。

我们是“万能叔叔”

女同志们成了“妈妈”,男同志们也不甘落后,除了给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外,还积极出谋划策,主动作为,解决了很多难题,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012年6月的一天上午,骄阳似火,当得知尹坡小学为五年级教室买回的电风扇还未安装的消息时,同志们坐不住了。当天下午,4名青年志愿者便早早地来到学校“抢”这份工作。由于学校教室陈旧,给安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能将电风扇固定在房梁上,志愿者吕新国将天花板取下一块,并爬到了上面,在其他同志手电筒的照耀下,猫着腰在上面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等把电风扇安装好后,吕新国从天花板上下来的时候,热汗混着灰尘,早已变成了一只花脸猫。看着吕新国尴尬的模样,想着同学们在阵阵凉风下学习惬意的情景,大家开心地笑了起来。从此,每月到学校检查维护线路就成了志愿者们的例行工作。

黄泛区农场以种粮为主,每年“三夏”“三秋”期间家长们农活多,抢种抢收争分夺秒,农忙时节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成了家长们的心病。在单位团委的号召下,大家集思广益,决定开展一场“安全用电进校园”活动。随后,特制的电力知识展板走进了校园,翔实的图标、有趣的漫画、青年志愿者的认真讲解、小朋友们的稚嫩问答,便构成了校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围绕孩子们的安全,志愿者们绞尽脑汁把交通安全、火灾安全、游泳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变化,也成了孩子们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

另外,每年寒暑假结束前几天志愿者们都会提前去学校把垃圾杂草清理干净,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孩子们有时好奇地问怎么称呼他们,志愿者们都笑呵呵地说“你们就叫我们万能叔叔吧。”

结对背后的故事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公司都会为孩子们准备礼物,公司领导带队和孩子们一起庆祝联欢。“代理妈妈”们可另有一份小心思,“这么重要的节日,咋也得给娃吃个小灶,再买份礼物,这个妈妈可不是白当的。”你看,联欢会一结束,志愿者们就领着自己的娃一边乐去了。

2008年的“六一”节,志愿者常宝和刘燕都带了双份的礼品,而这礼品,都送到了一个娃跟前。原来,儿童节前夕,当志愿者们又一次结伴来到学校看望同学们时,热闹的教室里,一个静静地趴在桌子上的小姑娘引起了常宝和刘燕的注意。当老师把小姑娘叫到他们跟前时,他们震惊了!那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啊!双手均是四指。老师向他们介绍说,她叫丽丽,本是个弃婴,被如今的父母收养,但她却很聪明,学习很认真,而且字写得特别棒。手捧着丽丽的作业本,看着她隽秀的字迹,常宝和刘燕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他俩决定要一起来关爱这个小女孩。在每年的“六一”节这天,他们就给丽丽带来了双份礼品,小丽丽也又多了一双养父母。

志愿者张俊,是一位8岁女孩的母亲,巧的是,与她结对的苗苗也是一位8岁女孩。当女儿听说妈妈又结对一个比自己小两个月的妹妹时,高兴得不得了,生怕妈妈帮扶的小女孩被别人抢走。儿童节前,张俊听说小苗苗喜爱画画,专门与女儿一起为她准备了彩笔和画本。“六一”节那天,收到礼物的苗苗高兴地跳了起来,拿起画笔现场就画起画来,边画边念叨:这是我姐姐,这是张妈妈,这个是我……小苗苗高兴极了。走的时候,这幅画又被张俊的女儿拿回家贴到家里的醒目位置。每逢家里来客人,就炫耀地说这是她“妹妹”画的。

八方飞来感谢信

“作为尹坡小学的学生,我们觉得特别的幸福,因为,我们不仅有家长和老师们的关心,还有一群可敬可爱的叔叔阿姨们十余年如一日的关心爱护。”“我们现在年纪小,只能好好学习,等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有益社会的人,像你们一样,去关心和帮助他人的人,去奉献国家,回报社会!”2018年5月的一天,两位小姑娘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的会议室里回荡,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锦旗赠送仪式。当尹坡小学的校长把一面书写着“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社会温暖”的锦旗交到公司领导手中后,随行的两位同学郑重地向大家行了队礼,朗读了感谢信,博得了大家一阵阵掌声。

2022年的母亲节前夕,一封特快专递寄到了志愿者李冬的手中。信来自上海,寄信的人叫欣欣,是曾经和李冬结对的小姑娘,如今的她,已研究生毕业正式入职上海一家公司。信中表达了对李冬的感谢,感谢在少儿时期对她的关心帮助,她将永远铭记这份爱,期待李冬有机会来上海玩,她将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孝敬她。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的志愿者每年都能收到从祖国四面八方飞来的感谢信,寄信者也都是一些过去曾经被他们关爱过的留守儿童。现如今,校园里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栽种的“迎奥树”已经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孩子们也像小树苗一样,一天天地在茁壮成长,大的毕业了,小的又来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围绕在他们身边关心关爱,十八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2024年“七一”建党节,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总经理童之洁充满自信与骄傲地说:“今年‘六一’,我们又结对帮扶了六个孩子,现在的志愿者们越来越年轻化,党员参与者也越来越多了。今后无论时光如何更换,公司的队伍如何变化,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与尹坡小学的结对帮扶的故事将永远传承。这条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据统计,从2007年至2024年间,国网黄泛区供电公司共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近百次,帮扶留守儿童944人,惠及儿童2000余人,先后共有100余名学生考上大学,走向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该公司团委也曾获得共青团周口市委命名的“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通讯员:魏树林 刘海涛)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