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韩留收 曹青(通讯员:孟虎)
时值岁末寒冬,“元旦、春节”将近。近期,正阳县清源街道皮庄社区的欢乐草莓采摘园开园了,6座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在南四环路俨然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棚外冰天雪地,棚内温暖如春。12月17日,走进采摘园内,一畦畦草莓生机盎然,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饱满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草莓园的主人王超正带领着工人和游客们穿梭于垄沟之间,在大棚中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
“听说皮庄社区这有草莓熟了,就趁着周末开车过来体验一下采摘草莓的过程。这里的草莓不仅个头大,而且非常甜。”游客皮先生一边摘着草莓,一边向笔者说道。
目前,草莓已进入盛果期,迎来销售旺季,每天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今年主要种植的是红颜、天仙醉两个品种,经过前期的精心管理,每个棚预计可产3千斤左右。草莓成熟后,很多客人开车过来摘草莓,特别是节假日,高峰期有近百人。”王超介绍道。
据了解,2022年,90后的王超放弃了在大都市就业的机会,在皮庄承包了14亩地,开始搞大棚种植草莓。“整地、起垄、选苗、覆膜、扣棚、施肥、修枝、病虫害防治……”王超是一边摸索着干,一边向县农技专家和周边种植能手请教学习,渐渐地熟练掌握草莓种植技术。“虽说每天起早贪黑的,但是看到红红的草莓丰收,我心里就很开心。草莓再小,也是我的事业,不仅可以挣到钱,还能照顾到家。”谈到种植草莓的初衷时王超说。
王超的草莓从11月中旬开始陆续成熟,一直可以销售到来年3月份,目前采摘价格是30元/斤,预计今年可收入10万余元。
“下一步,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草莓种植管理技术,保证草莓的口感和质量;另一方面是申请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我的草莓绿色、健康、无公害品牌打响。”谈到未来,王超充满信心。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清源街道依靠土地、区位优势,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鼓励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大棚特色种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一步,清源街道将围绕“2516”工程持续发力,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本地农技人才作用,采取“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发展模式,深入挖掘特色产业的内生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