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聚焦市场监管领域重复检查、多头执法和监管盲区等难题,创新将“一业一查”、“综合监管一件事”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不断为企业“减负”,为监管“提效”,引领市场监管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示范效应。
突出集成思维 推行综合监管新模式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一业一查”实施方案,建立“牵头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原则上所有抽查检查都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根据行业涉及的监管事项,组织相关监管部门参与;二是梳理事项清单。推动监管模式由“按事项管”向“按行业管”的转变,按照“能合尽合”“能联尽联”原则,进一步优化整合对同一业态市场主体的抽查事项,形成“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共梳理29个部门215个抽查类别,431项随机抽查事项,其中重点检查事项61项;三是规范抽查流程。从业务流程、系统运行、建库规则、效能评估、规范检查、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抽查事项、运行流程和检查要求,规范“一业一查”综合监管工作。
强化监管成效 引导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一是建立全流程监管体系。构建事前“告知+承诺”、事中检查、事后结果运用和健全信用修复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实行检查任务“集中发起”、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一表告知”、行政执法“刚柔并济”等措施。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达到检查一批企业、整顿一个领域、规范一类行业的效果;二是监管公开透明。制定“一业一查”抽查计划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示,计划涉及市场监管领域29个部门、90余个行业、115项抽查事项,并突出对群众比较关切的安全和民生等领域重点推行“综合监管一件事”;三是推行“智慧+信用”监管。光山县着力构建“归集精准、分级清晰、监管高效、修复快捷”的高标准信用监管体系,29个部门在近80个领域建立健全“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类机制,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的比例和频次,让诚信经营企业获得免检、少检“红利”,2023年,光山县建立双随机任务247项,其中实施分级分类抽查占比88%。
加强法治监管 提升服务意识。
一是公正透明执法。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339项柔性执法清单,认领13个上级部门制定的“四项清单”,让行政执法既有“尺度”又有“温度”。二是提升服务意识。光山县积极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监管和涉企服务“三位一体”监管方式,紧紧围绕“满意不满意”这个标准,坚持依法行政,并寓服务于监管,融监管于服务,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二是推行“双书同达”机制。积极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双书同达”工作机制,引导和帮助失信企业及时修复重建信用。
下一步,光山县将以“一业一查”综合监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的机制和制度,提升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能力。力求破解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重复监管、多头监管等难题,以高效能的市场监管机制,为市场主体“减负”,推动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叶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