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真勾勒一下山城区经济发展的版图,重大项目建设定是浓墨重彩的那一笔。如今,在山城区,无论是身处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腹地,都能聆听到急切奋进的足音。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发展的强大动力。2023年,山城区紧紧围绕市委“365661”工程,深入实施“12361”总体布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增长的“头等大事”
——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数九寒天也挡不住项目建设的热情。1月3日,记者走进常州金洲催化剂有限公司在山城区投资建设的年产2000吨铜系催化剂、2000吨铁系催化剂、1000吨氧化锌脱硫剂项目现场,目之所及皆是设备运转、人员忙碌的建设场景。
“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山城区委、区政府为我们选派了服务管家,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具备试生产条件只用了9个月时间,比预期提前了半年。项目一期建成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年利税3000万元。”该项目现场负责人闫长群表示。
如常州金洲催化剂项目一样,河南生物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成生物小镇项目、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枢纽项目、鹤壁腾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化学制品项目……一个个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你追我赶、加速推进。
2023年,山城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增长的“头等大事”,多次召开项目谋划调度会、推进会,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联、专班全周期服务等机制,建立重点工程指挥部,印发了项目建设专项考核办法,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
各级各部门树牢“项目是第一支撑”理念,全力抓项目、争资金、稳投资。2023年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是年度投资计划的158%,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首位工程”
——新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279.5亿元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山城区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首位工程”,大抓产业、狠抓项目、重抓招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主动谈项目、带队找项目,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山城区聚焦现代化工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动态完善生物健康、清洁能源、汽车线束、“三聚”下游、特种气体等产业招商图谱。以开展“五比五拼”行动为契机,再掀招商新热潮,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链式招商共88批次,累计接待客商297批次。先后组织参加民俗文化节、樱花文化节、豫粤合作交流会、豫商大会、河南投洽会、中原文博会、中德汽车大会等省、市经贸活动10余次。
2023年,山城区新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279.5亿元。
把营商环境作为投资兴业的“最强磁场”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12个,满意率100%
哪里环境好,投资商就到哪里去。2023年,山城区始终坚持高位谋划、专班推进,把营商环境作为投资兴业的“最强磁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为抓手,聚焦经营主体需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强化企业服务,千方百计解痛点、纾堵点、攻难点,努力建设审批更快、流程更简、监管更准、服务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之前我一直在外地工作,回到山城区发展后,感觉山城区的营商环境真是不错。”闫长群说,不管是办事处还是区直部门,甚至区领导,都没有一点架子,他们每隔几天就到项目现场看看,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难题。
山城区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包联54家重点企业、为全区278家企业配备235名服务管家,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12个,满意率100%。在全市率先推行审批登记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缩短审批时间5至10个工作日,实现一窗收件、按责转办、一窗出件的闭环办理;区本级承接1144项政务服务事项,100%可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强化企业技能人才招聘,为42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4325个,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9场,发放政策宣传单2万余份,发送短信3万条,2673人达成就业意向……
踔厉奋发新征程,更立壮志谱新篇。据介绍,2024年,山城区将继续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大干快上再三年,请君来看新山城”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打开新局面、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城市更新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富美山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鹤壁实践中走在前、当先锋,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葛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