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舆: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
发表时间 2024-01-17 15:17   阅读 35901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要看领头羊,只有选对一个人、配强一班人,才能带富一群人”。基层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聚地,也是落实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主阵地,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就牵住了各项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为强化基层党建,2023年,平舆县创新提出了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旨在通过县乡村三级同抓共建,着力推动基层党支部能力素质“双提升”,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推动招商引资企业下基层、进乡村,进而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县乡村产业配套发展、互动发展的产业格局,以产业振兴确保群众能够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2024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平舆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上,平舆县明确提出了“1310”发展思路,即将围绕“抢机遇、拼经济、惠民生、保安全”工作主线,突出招商引资、“三园”建设、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三项重点工作,通过“项目谋划再突破、招商引资再提速、‘三园’建设再起势、基层党建再夯实、‘千万工程’再发力、体制机制再创新、科技创新再赋能、城乡融合再贯通、民生福祉再增进、安全稳定再提升”十项具体举措,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平舆实践。而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就是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一环。

为保障“双提升”落到实处,平舆县通过“引外力、强内力、提动力、展效力”,将党建工作具象化,工作措施实体化,推动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走深走实。

 

“三级联动引外力”

平舆基层党支部根据强弱共划分为“三类”,针对“后进村”的帮扶提升,平舆县实施了县级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后进村工作,通过一线指挥,现场研究问题,指导村党支部理清发展思路,协调问题解决,推动工作落实;同时,配套出台了“双进双出双考核”评价考核制度,对包村干部、帮扶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绑定式考核,推动县直单位和224个村(社区)深入融合、结对帮扶;依托周三“四大攻坚日”行动,深入开展问题短板“大排查”、人居环境“大整治”、矛盾纠纷“大清零”、能力素质“大提升”,以基层党建提升带动社会治理水平提升,进而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实施“三园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0余件。

“头雁培训强内力”

围绕基层党建提升,平舆县大力实施“头雁培优”工程,以“点亮产业兴旺星、建共同富裕加工园”为载体,组织63名村党支部书记到濮阳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进行专题培训,着力打造一批“标兵”支部,力争构建“头雁引领”“群雁齐飞”新格局。同时,将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优秀复退军人和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列入党员培养对象,着力把优秀青年党员培养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把中坚力量培育成村“两委”干部,落实其激励保障、开辟晋升通道,切实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村党组织书记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盼头,安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建功立业。目前,开展集中培训3场、入村培训11场。

“严格奖惩提动力”

围绕“五星支部”创建、招商引资、“三园”建设等重点工作,检验工作成效,严格执行“双进双出双考核”考评制度,将考核结果同干部选拔任用、村级项目资金使用等结合起来,对于不敢担当、不抓落实、贻误发展的干部及时调整,坚决做到不换思想就换人,不作为就换位,真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工作机制和用人导向。同时,提高报酬待遇,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和离任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落实村干部体检制度,加大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力度,进一步激励村干部积极投身“三园”建设主战场。

“擂台比武展效力”

为更好激励“头雁”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该县推行“四个一”举措,每月召开一次联建对接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每半年举办一次擂台比武、每年进行一次述职评议,对“头雁”作用发挥跟踪问效。在“摆擂台大比武”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典型案例,如:李屯镇在“三捐”活动中,带领群众美化家园,把群众和党支部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如:万冢镇蔡庄村大力利用闲置厂房、临街门面,发展小微加工站点,推动富民产业遍地开花,带动了将近150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如:西洋店老湾围绕农旅产业,开展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使乡村的文明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