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三门峡市召开河道水库日常管护暨安全度汛工作推进会议,副市长、市副总河长杨红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江河战略”,以“十个到位”举措筑牢水安全屏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杨红忠指出,当前三门峡市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河道水库管理仍存在防洪能力短板、河长制落实不力等问题。各级河长及相关部门聚焦思想认识、学习宣传、责任落实、管理养护、资金保障、监测预警、统筹协调、作用发挥、督导检查、责任追究等十个方面精准发力,确保河道水库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锚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两大战略目标,并通过多渠道向公众普及政策,形成“人人参与管护”的社会氛围。在责任落实上,严格执行河长“五个亲自”(调研、安排、把关、协调、督导),压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制度,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相扣。
市河长办主任、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针对青龙涧河、苍龙涧河分别提出针对性要求。加强对河道水深超1米涉水区域的全面安全管控,特别是对穿城区、穿镇区等人口密集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区域进行重点管控;加强对有水区域的巡查,特别是深水区域的巡逻,及时劝阻游泳戏水行为;规范巡河行为,及时劝阻戏水人员和提醒近水人员,尤其在容易发生亲水近水行为河段,要加密巡查频次,提前录好警示语音,无限循环播放,强化警示提醒作用;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水域,加大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巡防力度,提高水域管理效果;加强重点涉水区域附近中小学生家长、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宣传教育,监管好未成年人远离涉水区域。
会议指出,要纵深推进河道“清四乱”工作,重点整治围垦河湖、非法采砂等行为,强化河道防溺水管理;明确水库产权归属,保障监测预警设施正常运行。在资金保障方面,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元模式,确保资金高效使用。要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协同的监测预警机制,强化跨区域信息共享,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河长办要定位为党委政府“指挥中枢”,统筹协调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会议最后强调,全市上下要树立“河湖生命共同体”意识,以系统工程思维推进河长制落地见效,为守护河道安澜、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