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特色种植奏响乡村振兴“合奏曲”
发表时间 2024-10-09 11:20   阅读 86347

国庆“黄金周”,走进新蔡县的广袤农村,丰收景象随处可见。

“这一季糯玉米马上就能收了,经过剥皮、蒸熟、速冻等工序就能出库,我们跟广东客户签约的长期订单,过几天他们直接安排冷链车过来拉。我们论棒卖,目前一亩地可以加工3500棒,一天可以加工50亩。”在位于驻马店市新蔡县涧头乡毛岗村的合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正在田间查看糯玉米长势的负责人朱小梅,她骄傲地向记者展示种植糯玉米的“成绩”。

2023年底,种粮大户朱小梅、陈胜利夫妻俩在涧头乡创办了合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准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结合当地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气候适宜的资源禀赋,经过多方考察,二人最终决定在毛岗村开展糯玉米种植,并投资300万元引进先进的糯玉米加工速冻生产线,打造了一条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在新蔡县,糯玉米可以种春、秋两季,分别在7月和10月上市,可以和东北地区的糯玉米上市期打一个‘时间差’,有力填补市场空白,因此订单爆满,销路不愁。”朱小梅说。

在东北地区带回的“良种”,加上新蔡县适宜的气候,使得合胜生态农业公司种植的糯玉米均达到了特级、A级标准,每棒玉米的重量可达到8两到1斤,长度达到了16-20公分,亩产值在7000-10000元之间,在广东等地的农贸批发市场上供不应求。仅今年春季试种一季,产值就超过了200万元。

“乡亲们种多少,我们就能收多少。”朱小梅介绍。有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稳定的销路,当地政府决定以合胜生态农业公司为“龙头”,号召更多农户开展糯玉米种植。由合胜生态农业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并且包回收的合作模式,目前已吸纳毛岗村近30户农民开展糯玉米种植,整村种植面积达300余亩,预计秋季产值可超300万元。同时,糯玉米种植、加工链条也有效带动了40多名村民通过田间管理、加工生产、运输等方式进行务工,每户年可增收3万元以上。

无独有偶,在新蔡县涧头乡刘营村,火龙果“南果北种”也在金秋时节取得了丰硕果实。在位于该村的艳鹏有机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内,负责人皮卫新正在忙碌地修整一根根长满尖刺的火龙果树枝。

“这一茬已经能收了,看这长势今年估计还能再收两茬。我一共试种了30多亩火龙果,产量高、挂果好,卖得非常火爆。今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皮卫新说。作为刘营村村民,皮卫新长期在河南省南阳市发展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取得了显著的效益。2023年,他怀揣着家乡情怀,将在南阳市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的火龙果种苗“搬”回家乡新蔡县,试种很快就取得了成功,让他感到十分惊喜。

“老家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非常符合火龙果自然成熟的条件,因此种出的果子口感好、甜度水分充足。在第一年挂果少的情况下,亩产依然能够达到1万斤以上,每个果子重量超过了1.5公斤,按照果子品质一斤能够卖8-18元不等,一年至少可以收9茬,产值高、产量喜人。”提到将火龙果产业转移到新蔡县,皮卫新对自己的“决策”十分满意。

除此以外,火龙果枝下还可以套种凤梨,并在裸露的土地上套种小叶麻紫菜,除了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保地温,延长火龙果种植周期。“种植火龙果需要一定的技术,我试种成功后也吸引了一批乡亲到我地里学习,目前大伙儿种植火龙果的意愿高涨,下一步,我会把南阳基地全部转移回乡,带动乡亲们致富增收。”皮卫新说。

涧头乡糯玉米、火龙果种植是新蔡县发展特色种植“遍地开花”的一个缩影。依托优越的农业资源禀赋,新蔡县已发展辣椒、番茄、荷兰豆、金果梨、小黄姜等各类特色种植基地近百余个,家庭农场超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余家,依托特色种植培育发展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41个,叫响了新蔡特色种植品牌,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

“我们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谋划、大力推动各类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擦亮新蔡特色农产品名片,打造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格局,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驻马店市政府副市长、新蔡县委书记杨大群说。(通讯员:杨琳琳)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