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汝宁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网格治理提质效
发表时间 2025-08-29 15:24   阅读 75830

“多亏薛书记带着网格员孔华上门,不仅帮我调解了与儿子的家庭矛盾,还帮我联系了社区卫生院定期上门体检,党的关怀真是送到了心坎上!” 近日,汝南县汝宁街道西关社区新村路90岁老人周云兰握着网格员的手连连道谢。这温暖的一幕,正是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三必访、四个清、五要到、六立办”网格化治理机制,推动高效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党建掌舵,织密网格治理“责任网”。“基层治理好不好,关键看党建引领强不强。”南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表示,为破解以往基层治理中“力量分散、响应滞后、服务脱节”等难题,疫情过后,汝宁街道党工委主动扛起主体责任,将党建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工委牵头、社区支部联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 的治理格局。

在网格员队伍建设中,社区党支部严格遵循“位置毗邻、热心公益、法纪明白、群众认可”原则,通过“推荐 + 自荐 + 居民代表会表决”的方式,从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中选拔出80名政治素质硬、服务意识强的网格员,组建起一支“红色网格队伍”。同时,为每位网格员配备“公示牌、红马甲、工作证、日志本、微信群”“五个一”装备,让网格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确保服务“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

机制破题,打造高效服务“快车道”。“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趟,现在网格员每周都上门,有困难当场就能帮着解决!”提及社区治理的变化,低保户张文帅深有感触。这一转变,源于街道党工委精心打造的“三必访、四个清、五要到、六立办”工作机制。 

“三必访”:街道党工委明确要求网格员“每周必访鳏寡孤独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每月必访困难群众、暂住人口等重点对象,每季度必访普通家庭”,通过定期走访摸清民生需求。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连万民心”盛夏送清凉专项走访行动累计走访居民29386户,收集诉求建议169条,实现“走访一户、温暖一家、带动一片”。

“四个清”: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员依托“红色微信群”和日志本,建立网格内“人员类别清、家庭情况清、合理诉求清、正当权益保障清”的动态台账,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目前,10个社区已完成80个网格、36127户居民,118685人的信息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准”。

“五要到”:针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街道党工委设定“五个第一时间要到”标准:“居民家庭遇重大变故、邻里有重大矛盾、网格内突发案事件、群众有群体性诉求、政策宣讲需落实时,网格员必须第一时间到场”。今年 5月,某小区因停车问题引发居民纠纷,网格员10分钟内抵达现场,联合社区党支部及时调解,避免矛盾升级。

“六立办”:为确保服务不打折扣,2024年,汝宁街道结合当前社会治理的新特点,投资近30万元建立了汝宁街道“宁管家”智慧数据平台,将辖区内各类治理事务融合到一个平台,设置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环境卫生、诉求民愿、好人好事五个模块。街道党工委要求网格员对“人员信息变化立即修正、合理诉求当场落实、邻里矛盾当场调处、现实困难及时解决、政策保障第一时间落地、公共服务快速办理”,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截至目前,网格员对走访发现的矛盾纠纷、环境卫生、违章建筑、安全生产隐患、防诈防溺水、困难救助等12类900余条诉求和问题按照管理权限进行了问题描述和平台上传,平台转办后,专人专办,并第一时间办理回复,整改结果群众在手机终端可验可评,方便了群众参与,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实现了工作闭环。2023年、2024年群众满意度调查,汝宁街道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均为100%。

党群同心,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党建引领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带动群众一起参与。”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网格员微信群、居民代表会等渠道,邀请群众为网格治理提建议、出点子。同时,依托“红色网格”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如今,在汝宁街道,无论是小区治理、环境整治,还是民生服务、矛盾调解,都能看到党员网格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身影。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不仅让基层治理更高效,更让党群关系更紧密,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

下一步,汝宁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不断优化“三必访、四个清、五要到、六立办”机制,以更精准的服务、更高效的治理,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通讯员:李保红)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