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人民法院:以“小法庭”撬动“大治理”
发表时间 2024-01-27 18:08   阅读 32483

一直以来,正阳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能动司法,不断深化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以法庭建设为载体,推动“多元解纷”向基层末梢延伸,以“小法庭”撬动“大治理”。

前后衔接“一条线”矛盾纠纷发生在哪里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始终坚持“诉前过滤、诉中聚力、全流程巩固”的工作方针,全面提升诉源治理工作。诉前,由法官在诉讼服务中心接待前来立案的当事人,通过类案释法明理等多种沟通方式及时主导化解有调解可能性的案件,诉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办案法官每月定期开展巡回审判工作,把巡回审判车开到人民群众“家门口”,就地排查矛盾解决纠纷,进一步拓宽人民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推行“全流程普法”工作模式,坚持进门讲法,就事论法、案后普法“三步走”,推动司法资源向一线下沉,不断开展普法“七走进”、云端普法等活动,提供全覆盖的便捷司法服务,切实提升群众“见法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左右协同“一张网”矛盾纠纷在哪里形成工作就发力到哪里‍。通过构建“解纷在前、诉讼断后”的递进式分层过滤体系,着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全链条覆盖。适时引导调解员介入化解有调解可能性的案件,深化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对存在重大矛盾隐患风险的案件,调解员发挥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配合法官研判分析,积极开展登门走访,尽力减少当事人心理对抗,做到案结事了。积极创建“无讼村”,法官干警定期到无讼村走访,结合经典案例以案释法,以点带面,对网格员、调解员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分析研判,并制定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利用人民法庭点多面广的优势,与公安派出所、乡镇司法所开展“一庭两所”共建活动,建立矛盾纠纷发现化解的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上下联动“一盘棋”矛盾纠纷焦点在哪里司法就融入哪里‍。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践行诉源治理大格局,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与党委政府、基层执法单位构建横向联络机制,不断激发矛盾预防调处的外部合力和内生动力。着力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协同县司法局、乡镇街道密切配合,为群众提供非诉咨询、诉前调解、诉讼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矛盾纠纷“漏斗式”分层过滤。注重发挥诉讼指导、非诉引导、诉前调解、司法救助等职能,立足辖区中心工作、司法助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人民法庭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深入推进“标准化法庭”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法庭内均设高科技审判庭,人民调解室,休息室等专用房间;强化人员配备,注重选派年轻干警去人民法庭锻炼,持续提升司法服务质量。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正阳县人民法院真阳法庭将继续在落实“枫桥经验”工作中保持活力与动力,在同题共答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上有更多的得分点,打出诉源治理“组合拳”。下一步,正阳县人民法院会继续深化人民法庭建设,提高法庭办案质效,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做到“调解工作有力度,诉源治理有深度”,切实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更好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形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司法需求。(王树恒)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