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贾红霞:关于“头号癌症杀手”肺癌,你要知道的事
发表时间 2024-12-23 11:24   阅读 75543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贾红霞)据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最新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显示,肺癌新增和死亡病例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更可怕的是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为何肺癌一发现便是晚期?身体的哪些表现需要提前注意?日常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防治肺癌呢?对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贾红霞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正确认识肺癌“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肺癌为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变可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虽然肺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但肺癌也是一种可防、可筛、可治的疾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二、肺癌的症状

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中、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主要包括:

1、咳嗽

咳嗽是肺癌的首发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刺激支气管黏膜,从而出现刺激性咳嗽,呈现阵发性,即使服用止咳药,效果也不大。

2、痰中带血

部分肺癌患者痰液中有血丝,有时会咳出血。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血液供应丰富,剧烈咳嗽时易造成血管破裂且出血。若最近痰液中总是有血丝又或是少量咳血,还需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3、声音嘶哑

不少肺癌患者可出现或轻或重的声音嘶哑,声音嘶哑较突然,发展速度快,以至于短时间内声音完全消失,通过常规治疗没有任何效果。

4、胸口及背部疼痛

当肿瘤生长得比较大,压迫血管、神经、侵犯胸膜时,就会出现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的部位不确定但会表现出持续性。

三、肺癌的筛查

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筛查在整个肺癌防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癌症筛查不等同于体检,很多人都抱怨:“年年体检,年年正常,但是肺癌晚期还是找上门”。这是因为一般的体检只是做胸片和肿瘤标记物,而这两项检查是无法发现早期肺癌的,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而言,正确的肿瘤筛查方法应当是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LDCT),这是目前已知的发现早期肺癌的最好筛查方法。

肺癌筛查应在肺癌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肺癌高风险人群介于(50~74)岁,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吸烟包年数不少于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不少于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

2、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被动吸烟超过20年;

3、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4、有职业暴露史不少于一年,包括暴露于石棉、氡、铍、铬、镉、硅、煤烟和煤烟灰;

5、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确诊肺癌。 

四、肺癌诊断有哪些常用方法?

1.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胸部CT、骨扫描、头部MRI、PET-CT等,主要用于肺癌诊断、分期、再分期和疗效检测及预后评估等;

2.内窥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等,其中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SCLC和NSCLC的准确率;

4.病理学检查:是肺癌确诊的最终依据,分为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

5.驱动基因检查:包括EGFR基因突变和ALK融合基因等检测,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检查中发现肺结节也不用过分紧张。不少朋友在体检的时候查出肺结节,肺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孤立性肺结节无典型症状,常为单个、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 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90%的肺结节其实都是良性的。要注意的是,局部病灶直径>3 cm者,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发现肺结节后要遵医嘱进行规范诊治,良性结节通常只需定期复查,恶性或高危结节则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肺癌虽可怕,但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了解肺癌的症状、高危人群、筛查方法和诊断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治肺癌,守护健康。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