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邻居长期占用我们两家之间的公共通道怎么办?”“法官,我们小区物业服务不好,我们反映了多次都没有结果怎么办?”“法官,我想请您帮忙看下,这份合同有没有问题?”在正阳县像这样居民咨询法官类似的情景经常上演。
2024年以来,正阳县人民法院积极开展“下基层解民忧”活动,切实履行社情态势的排查员、纠纷化解的疏导员、人民调解的指导员、执行工作的联络员、信访化解的参事员、基层治理的协管员、司法为民的勤务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八大员”作用,切实司法为民,为民解忧。
深入一线 梳理排查纠纷苗头
“我们小区有几户业主没有按时支付物业费,有的甚至已经半年没支付物业费了。”2024年3月,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官郑新成在走访某小区物业时,物业人员反映。
“收到反映后,我立即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将纠纷化解在萌芽,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纠纷将会不断扩大,最终难以调和。”郑新成说道。通过实地走访、与各业主攀谈、查看小区物业实际情况等方式,法官详细了解该小区业主未支付物业费的原因。原来,该小区部分业主认为物业公司的服务不到位,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原因找到了,如何解决呢?郑新成遂决定以柔性方式化解矛盾,邀请物业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小区业委会共同参与调解,通过与双方沟通交流,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物业公司同意开展整改,业主也同意支付物业服务费,其中3名业主当场履行。
为更好履行排查员职责,正阳县人民法院探索建立“基层组织+法官”联动机制,与基层组织常态化联系,双方共享民情、社情,共同参与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调解、化解。同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排查中发现的纠纷及时推送给基层组织,由基层村干协助法官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做到矛盾不出村。2024年以来,已开展社情排查4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6次。
凝聚合力 运用村规行规解忧
“你好,请问是魏法官吗?我在二手车行买的一辆车竟然是事故车,车行老板涉嫌欺诈,我该怎么办?”2024年3月的一天,张某联系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官隗征时说道。
隗征接到电话后便到二手车行了解情况。原来,车行老板李某与张某签订了《二手车买卖合同》,约定李某向张某交付一辆丰田牌二手汽车,明确要求交付的车辆无重大事故、泡水等。拿到车子后,张某欲以该车办理抵押贷款,但在查询中发现该车曾有多处碰撞历史和维修记录,张某认为李某存在欺诈行为,要求其退还购车款10.3万元,并3倍赔偿30.9万元。隗征遂邀请正阳县人大代表、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进行调解。
“根据汽车消费行规行约的‘诚信经营’原则,作为二手车行,你必须诚信经营,提供给消费者优质的服务。”在调解中,隗征充分用行规行约进行调解,并对李某进行释法说理,最终双方同意解除合同,张某当场退还案涉车辆,李某向张某返还购车款10.3万元并赔偿各项损失5000元。
联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力量,利用他们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同时借助行规行约的约束力是解决群众烦心事、忧心事的有效途径。法官如是说。
如何让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正阳县人民法院以辖区法官为“圆心”构筑多个“同心圆”,邀请正阳县人大、政协、调解员、村干部等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矛盾预防化解工作。同时,探索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公序良俗、村规民约以及行规行约等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已运用村规民约、行业行规化解矛盾纠纷32件。
调解疏导 非诉解纷源头减量
“付法官,我们收到一个租赁合同纠纷的调解申请,因当事人就相关问题争议较大,希望您能和我们共同化解这一纠纷。”2024年1月,正阳县真阳街道庞桥社区负责人拨通了该辖区真阳法庭法官付树鹏的电话。
电话中,付树鹏对案件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原来,2021年,当事人张某向该社区居民李某租赁了一商铺,双方约定租赁期限为3年,月租金为3000元。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受市场影响,该店铺无法支付2023年11月、12月租金。考虑到双方对租赁关系这一基础事实不存在争议,仅是在租金支付和期限上存在分歧,具有较好的调解基础,付树鹏当即邀请当事双方到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庭进行调解。
“双方在讲法律的同时也要讲实际情况,尽量互谅互让,这样我们才能妥善化解纠纷,达到共赢的效果。”付树鹏通过释法说理,针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关系,耐心向张某讲明拖欠租金不还的不利后果,并在了解到张某没有继续经营该店铺的意愿后,制定了几个双方易接受的调解方案,让双方当事人考虑选择。最终,在付树鹏的耐心疏导和劝解下,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法官定期走访挂点村组社区,深度参与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调处、化解全过程,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帮扶、法律宣传等服务和帮助,引导群众用和解、调解、化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截至目前,已靠前化解矛盾纠纷9件,开展法律政策宣传3场次。
行走于田间地头、穿行在村巷街区,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萌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度。(通讯员:王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