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频道新闻热线:
0371-65791999
【健康科普讲堂】杨晶晶:真的存在“一闻就倒”的神药吗?
发表时间 2024-09-26 16:32   阅读 69987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主治医师 杨晶晶)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有人拿着一块毛巾趁别人不备往人家鼻子上一捂,被捂的人马上就晕倒了,或者是拿一根竹筒往房间里吹一阵烟雾,房间里的人瞬间昏睡过去。现实中,真的存在这种“一闻就倒”的神药吗?和这种神药最接近的要属麻醉医生用的吸入麻醉药了。

麻醉艺术的历史轨迹

吸入麻醉药自诞生到如今一直是麻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麻醉药物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及那些在人类医学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先驱者。1540年,德国化学家Valerius Cordus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将酒精与硫酸巧妙融合,经过蒸馏的洗礼,诞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液体——乙醚。这一发现,虽初时并未直接应用于医疗领域,而是被当作一种新奇的娱乐手段,但无疑为后来的医学麻醉革命埋下了伏笔。

直至19世纪中叶,一场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彻底改变了乙醚的命运。1846年10月16日,William T.G. Morton在波士顿的一家医院内,首次公开演示了乙醚麻醉的成功应用。那一刻,乙醚从娱乐的玩物蜕变为医学的瑰宝,开启了现代麻醉时代的大门。随后,氧化亚氮、氯仿等早期麻醉剂相继登场,它们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术带来的痛苦,但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如易燃易爆、肝毒性等,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

科技进步与麻醉药物的革新

随着工业化与化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界迎来了吸入麻醉药物的新纪元。20世纪中后期,一系列新型吸入麻醉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更小的毒性、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快的代谢速度,逐渐取代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前辈。异氟烷、七氟烷,这些名字如今已成为手术室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们通过精密的麻醉系统,以适宜的浓度进入患者体内,温柔而有效地带走手术带来的恐惧与疼痛。

尤其是地氟烷的问世,更是将吸入麻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独特的快速起效与代谢特性,让麻醉过程更加灵活高效,尽管受限于高昂的成本及特殊设备的需求,目前尚未能普及至所有医疗场景,但其潜力与前景已足够令人瞩目。

现实与幻想的边界

回到那个关于“一闻即倒”神药的疑问,我们不难发现,影视作品中的夸张描绘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首先,从药理学角度来看,任何麻醉药物要达到使人迅速失去意识的效果,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血药浓度条件,并且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在相对密闭且持续给药的环境中进行。

吸入麻醉药分为气体吸入麻醉药和挥发性吸入麻醉药。气体麻醉药通常以液态形式储存于高压钢瓶内,挥发性麻醉药在室温时易挥发成蒸气所以需要置于相应的挥发罐中。如前所述,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异氟烷和七氟烷以及比较新型的地氟烷都属于挥发性吸入麻醉药,这些麻醉药物通过特定的麻醉机、挥发罐和呼吸回路后变成所需要的浓度的蒸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而起到麻醉作用。吸入麻醉药经过摄取及分布后作用于神经系统而引起感觉丧失。使人失去意识需要一定浓度的血药浓度才能持续发挥麻醉作用,否则很难维持麻醉状态。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实施过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密闭的吸入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浓度不衰减。2.持续挥发的药物,因为在停止用药后,自我意识可以很快恢复。以七氟醚为例,在临床应用中麻醉医生会将一个大小合适的面罩严密扣于患者口鼻处,麻醉药开到8%,嘱患者深呼吸,一般需要大概1分钟左右的时间患者意识才会消失。

试想,在现实中,仅凭一块毛巾捂住口鼻,既无法保证足够的药物浓度(因为药物挥发需要时间与空间),也无法创造出一个持续且密闭的吸入环境。即便是最为高效的吸入麻醉药,如地氟烷,也无法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实现几秒钟内使人意识丧失的奇迹。

再者,麻醉药物的使用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医疗行为,需要严格的剂量控制、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专业的医护团队支持。任何非专业的尝试,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与后果。

综上所述,“一闻即倒”的神药,或许只是影视作品中为了情节需要而设定的虚构元素。在现实生活中,麻醉药物的使用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医疗技术,需要专业的知识与严格的规范来保障其安全有效。因此,在面对类似的夸张描述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思考,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