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女性健康领域,乳腺癌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在心理层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健康问题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在众多健康问题中,乳腺癌以其高发病率和一定的致死率,成为了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然而,尽管乳腺癌的威胁不容忽视,但许多人对它的了解仍然有限,甚至存在不少误解和盲区。
对此,我们邀请到了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乔翠霞,为大家讲解乳腺癌的相关知识。
主持人:首先欢迎乔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
采访提纲:
问题一:乔主任,乳房形状改变通常包括哪些具体表现?那要如何区分乳房形状改变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乳房形状改变的具体表现:大小、形状、皮肤、乳头的改变。
- 大小改变:乳房整体或局部出现增大或缩小。如孕期、哺乳期乳房会因激素变化而增大;绝经后因激素水平下降,乳房可能会逐渐缩小。
- 形状改变:正常乳房呈半球形或圆锥形,生理性的改变,随着年龄增长、体重骤减等可能导致乳房下垂;而 Cooper 韧带受肿瘤侵犯,会使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即局部凹陷。
- 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可能出现红肿、橘皮样改变等。乳腺炎时,乳房皮肤会红肿、发热、疼痛;乳腺癌则可能导致乳房皮肤呈橘皮样,这是癌细胞阻塞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所致。
- 乳头改变:乳头内陷、抬高、溢液等都属于乳头改变。先天性乳头内陷多为双侧,而乳腺癌导致的乳头内陷多为单侧且进行性加重;乳头溢液若为双侧多孔、清亮或乳白色液体,多为生理性,若为单侧单孔、血性溢液则可能是病理性改变。
生理性与病理性乳房形状改变的区分
- 年龄与生理阶段:青春期乳房发育,会逐渐隆起增大,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孕期乳房在雌激素、孕激素等作用下增大、乳晕颜色加深,也属生理改变。但非孕期、非哺乳期出现乳房增大、乳头溢液等,可能是病理性的,如脑垂体瘤导致的泌乳素升高可引起双侧乳房溢乳。
- 对称性:生理性乳房形状改变多双侧对称,如青春期发育、孕期乳房变化基本双侧同步。病理性改变常为单侧,像乳腺肿瘤,多表现为单侧乳房肿块、形状改变,导致双侧乳房不对称。
- 伴随症状:生理性乳房改变一般无其他不适,如经期前乳房因激素变化出现轻微胀痛、增大,月经结束后会恢复正常。病理性改变则常伴有疼痛、肿块、发热等症状,如乳腺炎除乳房红肿外,还伴有疼痛、发热;乳腺癌除乳房形状改变外,还可能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 变化速度:生理性乳房变化较缓慢、渐进,如随着年龄增长乳房逐渐下垂。病理性改变速度较快,如乳腺恶性肿瘤,短时间内乳房可出现明显肿块、形状改变等。
- 诱发因素:生理性乳房改变与生理周期、怀孕、哺乳等因素有关。长期穿着不合适内衣、不良姿势等可能影响乳房外观,但去除这些因素后多可恢复。病理性改变多由疾病引起,如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乳腺癌与遗传、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问题二:乔主任,乳房形状改变是乳腺癌的常见早期信号吗?那乳腺癌引起的乳房形状改变通常有哪些特征?除了乳房形状改变,乳腺癌还有哪些其他早期症状?
乳房形状改变是乳腺癌较为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
乳腺癌引起的乳房形状改变特征
- 肿块导致的局部隆起或凹陷:乳腺癌肿块常为无痛性、质地较硬,边缘不规则。当肿块生长时,可使乳房局部隆起。若肿块侵犯Cooper韧带,使其缩短,会牵拉皮肤,导致乳房表面出现酒窝征
- 皮肤橘皮样改变:癌细胞阻塞乳腺皮肤的淋巴管,致使淋巴回流受阻,皮肤出现水肿,而毛囊处皮肤与皮下组织连接紧密,水肿不明显,从而使乳房皮肤呈现橘皮样外观。
- 乳头乳晕改变:乳头可能出现内陷、偏移,或乳头扁平、回缩等。乳晕颜色也可能加深、范围扩大,或出现乳晕湿疹样改变,如乳晕皮肤瘙痒、脱屑、糜烂等。
乳腺癌的其他早期症状
- 乳房肿块:多为单侧乳房出现单个肿块,肿块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不易被推动。
- 乳头溢液: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液体可呈血性、浆液性或水样等。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
- 乳房疼痛: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乳房隐痛、刺痛或胀痛等,疼痛程度不一,且疼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 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细胞可经淋巴管道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导致腋窝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初期可无疼痛,质地较硬,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可相互融合、固定。
问题三:乔主任,为什么说乳房自检对早期发现乳腺癌至关重要?要如何进行正确的乳房自检,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乳房自检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多数乳腺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而乳房自检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自我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女性在早期发现乳房的微小变化,及时就医,从而在癌症处于较早期阶段就进行干预和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以下是乳房自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乳房自检的方法
- 视诊:站在镜子前,双臂自然下垂,观察乳房的大小、形状、轮廓是否对称,有无皮肤凹陷、红肿、橘皮样改变等。然后将双臂上举,再次观察乳房的形态变化,注意有无异常。
- 触诊:用对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以打圈的方式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依次检查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内上象限,最后检查乳头和乳晕。检查时要注意感受有无肿块、结节,以及乳房的质地、弹性是否有变化。同时,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溢液。
乳房自检的注意事项
- 时间选择:月经正常的女性,建议在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自检,此时乳房受激素影响较小,质地较软,更容易发现异常。绝经后的女性可每月固定一天进行自检。
- 检查力度:触诊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轻无法发现肿块,过重则可能造成误判。一般以能感觉到手指下的组织层次为宜。
- 全面检查:要对整个乳房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乳房边缘、腋窝等部位,不要遗漏任何区域。
- 定期检查:乳房自检应定期进行,养成每月自检一次的习惯,以便及时发现乳房的变化。
- 异常处理:如果在自检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如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不要延误病情。
问题四:乔主任,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治疗上有何区别?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治疗方式的选择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以下是具体介绍: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见的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等。手术目的是切除肿瘤组织,尽可能减少癌细胞的残留,降低复发风险。
-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使原本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还可用于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治疗,缓解症状。
-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可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乳率;术后辅助化疗则可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对于晚期乳腺癌,化疗也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控制病情进展。
-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产生或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常用药物有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 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上特定的靶点进行精准治疗。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使用抗HER-2等靶向药物。
不同类型乳腺癌的治疗区别
- ** Luminal A型**:此型乳腺癌ER和PR阳性,HER-2阴性,Ki-67低表达。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一般首选内分泌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联合化疗。对于低危患者,单纯内分泌治疗可能已足够;而对于高危患者,可能需要在化疗后再进行内分泌治疗。
- ** Luminal B型**:分为HER-2阴性和HER-2阳性两种亚型。HER-2阴性的Luminal B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基础,但由于其Ki-67较高表达,复发风险相对较高,通常需要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HER-2阳性的Luminal B型乳腺癌,除了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外,还需联合抗HER-2靶向治疗。
- HER-2阳性型:以抗HER-2靶向治疗为核心,常联合化疗。对于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可使肿瘤明显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术后继续使用靶向治疗维持一年,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案。
- 三阴性乳腺癌:由于缺乏ER、PR和HER-2的表达,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均无效,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化疗和放疗。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辅助化疗也非常重要,以降低复发风险。此外,对于一些晚期或复发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目前也有一些新型的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在研究和应用中,为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问题五:乔主任,新疗法(如免疫疗法、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如何?这些新疗法相比传统疗法有哪些优势?
免疫靶向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部分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与传统疗法相比具有多方面优势。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免疫、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情况
- 适用人群:免疫、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 -1)及其配体(PD -L1)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尤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及HER-2阳性乳腺癌中应用较多。
- 治疗药物: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免疫联合化疗已被证实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在传统的抗HER-2靶向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也在探索中,部分研究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
- 治疗阶段:免疫、靶向治疗不仅可用于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在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也有应用。通过术前使用免疫治疗药物,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甚至使部分原本不可切除的肿瘤变为可切除,同时还能观察到病理完全缓解率的提高。
与传统疗法相比的优势
- 精准性更高:传统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较大损伤,导致诸多不良反应。而免疫、靶向治疗能够精准地识别并作用于癌细胞上的特定靶点,如PD-1/PD-L1通路,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副作用相对轻微,患者更易耐受。
- 疗效更持久:传统化疗的疗效往往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且容易出现耐药。免疫、靶向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一旦免疫系统被有效激活,可产生免疫记忆,持续发挥抗肿瘤作用,从而使患者获得更持久的疗效。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免疫、靶向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轻,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得以较好地维持。与传统化疗常导致的严重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相比,接受免疫、靶向治疗的患者能够更好地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和身体功能。
问题六:乳腺癌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具体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呢乔主任?
乳腺癌康复期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注意,采取综合的康复措施以促进身体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具体介绍:
康复期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包括乳腺超声、钼靶、胸部 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迹象。一般术后2年内每3-4个月复查一次,3-5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摄取;坚持适量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 心理调适:关注自身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 避免患肢过度用力:接受过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要注意避免患侧上肢过度用力、长时间下垂或受压,以防止上肢水肿。尽量不在患侧上肢测量血压、抽血、输液等,减少其负担。
康复措施
- 康复锻炼: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如术后早期可进行握拳、屈伸肘关节等简单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随着恢复,可进行梳头、爬墙等锻炼,以恢复上肢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后期还可进行一些力量训练,但要注意适度。
- 上肢功能恢复:对于出现上肢水肿的患者,可佩戴弹力袖套,通过压力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水肿;还可进行向心性按摩,从手指向腋窝方向轻轻按摩患侧上肢,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 营养支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促进身体恢复和伤口愈合;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免疫力。
- 中医药调理: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以扶正祛邪、调节气血、增强体质,减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需在正规中医指导下进行。
问题七:乔主任,有很多患者担心治疗以后会复发,您来给大家讲一讲乳腺癌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吧?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与初次治疗又有何不同?
乳腺癌复发是患者和医生都关注的重要问题,了解其复发原因以及复发后的治疗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是相关介绍:
乳腺癌复发的原因
- 肿瘤本身特性: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在生物学行为、基因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具有高侵袭性、高增殖能力的癌细胞亚群可能在初次治疗后残留,成为复发的根源。例如,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相对更容易复发,因为它们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潜能。
- 治疗不彻底:尽管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杀死大部分癌细胞,但仍可能有少量癌细胞逃脱治疗的“打击”,残留在体内。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可能处于休眠状态,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增殖,导致复发。
- 患者个体因素:患者的身体状况、免疫功能等个体因素也与乳腺癌复发密切相关。年龄较大、身体基础状况较差、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其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对癌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降低,更容易出现复发。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免疫状态,增加复发风险。
- 心理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乳腺癌复发的可能性。
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与初次治疗的不同
- 治疗方案的制定更个体化:复发后的乳腺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既往治疗史、复发部位、肿瘤生物学特性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如果能够再次手术切除,手术可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而对于远处转移的患者,则需要根据转移部位、转移灶的数量和大小等,选择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复发后的乳腺癌往往病情更为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由乳腺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治疗手段的选择更注重有效性和耐受性:由于复发后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已经接受过多种治疗,身体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会降低。例如,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会优先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的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而对于病情进展迅速、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则可能会考虑更积极的化疗方案。
- 重视生活质量的评估和改善:在复发后的乳腺癌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尽量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减轻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对于一些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采用姑息治疗、康复治疗等手段,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问题八:在节目的最后您来给大家讲讲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吧?对于高危人群,预防策略是否有所不同?
乳腺癌的预防可从生活方式调整、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定期检查等方面入手,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摄入,坚持每周适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
- 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减少不必要的射线暴露,如非必要不频繁进行胸部 X 线等放射性检查。
- 合理生育与哺乳:适当晚婚晚育,一般建议在35岁前完成生育;产后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可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 定期检查:40岁以下女性可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及时进行干预。
高危人群预防策略
- 加强监测: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女性,对于明确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的高危人群,可提前至30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必要时还可增加磁共振检查,以便发现早期病变。
- 药物预防:对于35岁以上、有乳腺癌高危因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进行预防性调理
- 生活方式优化:高危人群更应严格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和化妆品,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结语:好的,感谢乔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才的分享,大家对乳腺癌也都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当我们发现乳房形状发生改变时,不应轻视或忽视,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