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肩关节疼痛不一定都是肩周炎,如何拯救这些常见肩关节病
发表时间 2025-04-21 10:56   阅读 78631

前言:肩关节作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其健康问题常常被忽视。今天,我们邀请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许飞医生、赵亮医生、李广贤医生以及护士长高瑞玲,深入探讨肩关节疾病的复杂性和防治策略。

本期要点:

问题一:肩关节健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是怎样的?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哪些?

许飞主任:非常有幸我们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骨科团队能够参加我们这个节目,来和观众朋友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肩关节疾病的诊疗。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管城回族区紫荆山东大街路口,是一家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老医院,感谢广大市民对我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有很多患者会因为肩关节疼痛来就诊,主要集中在四五十岁左右,尤其是女性居多,这些朋友们在当地诊所,推拿按摩店,社区中心等多次就诊,经历了外贴膏药,局部针灸,按摩理疗,甚至封闭,疼痛症状终得不到有效缓解。由于没有详细的体格检查,缺少精准的影像学资料,无法明确肩关节疼痛的根本原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和选择,走了不少弯路。所以今天我们就想借此机会,向大家科普一下肩关节疼痛的诊疗基本原则。

肩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骨性的稳定结构,是由肱骨头、锁骨,肩胛骨的关节盂、韧带、肌腱和肩袖肌群共同构成。还有静态的软组织稳定结构,包括盂唇,关节囊,盂肱韧带,喙肩韧带等,肩关节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的肌肉,参与肩关节的活动,包括喙肱肌,胸小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背阔肌,前锯肌等,深层的肩袖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它们像袖套一样包裹我们的肩关节,负责肩关节的稳定和旋转活动。正常的肩活动范围很大,能够上举过顶做梳头的动作,可以平举到肩水平以上,能够后伸,背手,高灵活性的活动范围能够适应各种运动和活动。但是肩关节活动的范围受到年龄,性别,体型,肌肉力量,关节柔韧性的因素影响,因而具有个体差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的肌肉软组织,包括肌腱,韧带会老化,质地发生改变,加上日积月累的劳损,或者遇到急性损害,就会导致炎症病变,甚至部分断裂。

问题二: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也是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那常见的肩关节疾病有哪些?这些疾病容易混淆吗?

赵亮医生:在医院中,医生们常常需要诊断一些令人头疼的肩膀问题:

肩关节脱位:想象一下,一个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不慎跌倒,结果肩膀就“错位”了,这就是脱臼。通常年轻人容易遇到这种情况。

肩袖损伤:如果你感觉抬手就像在进行举重运动,手臂无力,晚上睡觉时肩膀还疼得你辗转反侧,那可能是肩袖受伤了。医生可能会让你做个“空罐试验”,就像在手臂上贴个标签,看看是否有人敢压你。

肩峰撞击:想象一下,你抬手时,肩膀里好像有个小石子卡住了,发出“咯噔”一声,或者有人让你把手臂转到背后,你疼得直叫,那可能是肩峰下撞击。

钙化性肌腱炎:这个病就像是肩膀里突然下了一场“钙化雨”,疼得你直冒冷汗。做X光检查时,能看到肩膀里有小小的“钙化云”。

肩胛盂唇损伤:这就像肩关节脱位后,里面的“盂唇”被撕裂了,结果肩膀就容易“错位”。

黏连性关节炎,也就是冻结肩,就像是肩膀被冻住了,活动起来明显受限,就像机器人一样僵硬。

问题三:这些肩关节疾病,在发病原因上是否有共同点?哪些因素会诱发或加重这些疾病的发生?

李广贤医生:虽然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不同,但通常有相似的诱因,其主要诱因分为四类:第一是机械性因素:长期重复动作(如油漆工挥臂、程序员打字)导致肌腱慢性劳损;急性外伤(如跌倒时手撑地、提重物拉伤),会导致肩部肌腱急性损伤

第二个因素是姿势不良:含胸驼背使肩胛骨前倾,肩峰下间隙变窄,增加肩关节撞击的风险;睡眠时长期侧卧,也容易引起肩关节疾病

第三是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易引发肩周炎;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会延缓肌腱组织修复。

第四类诱因是生活习惯: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减少肌腱血供;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肩袖肌群萎缩,稳定性下降。

另外,还有一种重要因素要考虑患者的年龄,40岁以上人群肩袖肌腱血供减少、弹性下降,易发生退行性撕裂;同时关节囊增厚可能诱发冻结肩。

问题四:当肩部出现疼痛或活动受限时,是不是意味着疾病已经出现了?哪些症状可能是肩关节疾病的早期信号?

许飞主任:当肩部出现疼痛,静息痛,活动后疼痛,夜间痛,尤其是侧卧压迫患肩时诱发疼痛,还有就是肩关节力弱或无力感:手臂无法抬重物,可能提示肩袖损伤或肩关节炎症病变;

如果肩关节活动受限:如肩关节前屈上举困难,外旋明显受限,可能提示冻结肩;外展困难可能提示肩峰下撞击;内旋障碍,可能提示肩胛下肌的损伤。

关节弹响或者摩擦感提示肩关节炎,肩峰下滑囊炎的可能。

肩关节僵硬感,局部肿胀或者发热可能是类风湿,炎症性疾患。

肩关节肌肉萎缩有可能是腋神经损伤,肩袖肌群萎缩可以是肩袖撕裂长期未治疗的表现。

问题五:肩关节如果出现轻微不适,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护理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吗?比如热敷或按摩?

 高瑞玲护士长:首先,减少肩关节的过度使用撞击摩擦。过度的外展、上举、旋转可能会导致肩关节肩峰和大结节之间的撞击,从而造成肩袖损伤,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穿衣、梳头、洗脸、锻炼等,应该尽量避免肩关节过度伸展和旋转,减少肩关节的摩擦和压力。

第二,减少肩关节的负担。日常生活中,我们拎很重的东西、搬米袋、水桶等动作,这些动作可能会给关节造成不小的压力,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第三,保持正确的姿势。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弯腰做家务、伏案工作等。

第四是保持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肩膀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肩膀疼痛加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且在运动之前进行热身。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肩部按摩器、暖水袋等产品,来缓解肩部的疲劳和紧张。

问题六:如果肩关节疼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引发哪些更严重的后果?

赵亮医生:肩部问题可大可小,但千万别小看它们!就像肩袖损伤,开始可能只是个小撕裂,但不注意的话,它可能变成个大麻烦,需要手术修理,而且得花上好几个月才能恢复得活蹦乱跳。肩周炎,就像是关节被胶水粘住了一样,开始可能只是有点僵硬,但不治疗的话,最后可能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活动范围大打折扣。撞击综合征听起来就像是肩膀在做极限挑战,长期摩擦下来,肩袖肌腱可能就受不了了,严重的话,肱骨头都可能罢工。至于盂唇损伤,那就是个反复受伤的循环,每次脱位都像是在软骨上磨刀,最后可能连骨头都受不了,骨关节炎就悄悄找上门了。举个例子,有个健身达人,对肩膀的疼痛视而不见,继续他的卧推大业,结果呢?肩袖彻底断了,即使手术也回不到以前的运动水平,真是得不偿失啊!

问题七:几个主任在临床中遇到过哪些比较典型的肩关节疾病患者,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许飞主任: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冻结肩。就在前两天,门诊有个五十岁来自东北的男性患者,肩关节僵硬,疼痛,主动被动活动受限半年余,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过我们正规诊疗,局部麻醉下关节腔三联针治疗,手法松解,当时肩关节症状就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就能达到基本正常的范围。患者非常满意。注射及手法松解技巧。最主要的改善方面。

李广贤医生:曾有位52岁教师,右肩疼痛,自行诊断为“肩周炎”,每天坚持“爬墙锻炼”。3个月后疼痛加剧,MRI显示冈上肌肌腱完全断裂,肩峰下大量积液。最终通过关节镜手术镜下缝合肌腱,术后康复6个月才恢复关节功能。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诊断不明确时,盲目锻炼可能适得其反!

赵亮医生:大家肯定都认识李连杰,他在电影里的打斗场景特别出名。经常能看到他肩膀一滑就脱臼了,但他总能帅气地把肩膀一甩,咔嚓一声,又回到原位,继续他的精彩打斗。其实这不只是电影效果,而是真的有这么一种病——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就是说,如果肩膀脱臼了没及时治疗,时间一长,肩膀就会变得不稳固,严重的话还可能得关节炎。所以啊,身体不舒服可不能拖,得赶紧找医生看看。

问题八:肩关节疾病种类繁多,如果患者出现了相关症状,诊断肩关节疾病通常需要做哪些检查?

许飞主任:如果大家出现肩关节疼痛的症状,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医生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要注意患者的疼痛部位,活动受限的方向和范围,有没有外伤病史。疼痛加重的因素,是不是特定动作诱发疼痛。有没有夜间疼痛的症状。是不是伴有力弱的表现。我们还得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肩部肿胀,肌肉萎缩的情况。通过触诊检查局部有无压痛,通过活动度检查,肌力,专项检查和特殊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定位肩部疾患病变的位置。

当然,医生还需要影像学进一步明显病变的范围,损伤的严重程度:

最常用的是X光: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观察骨赘、钙化灶及肩峰形态(Ⅱ型或Ⅲ型肩峰更易撞击);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冻结肩的检查方法,检查方便快速,费用较低,动态观察肌腱滑动性和撕裂范围; 如果患者合并骨性异常,可以检查CT三维重建:评估复杂的骨折脱位,骨缺损。目前肩关节MRI检查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检查,组织分辨率高,对软组织水肿敏感,而且没有辐射,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如盂唇撕裂、肩袖撕裂)。对于无法完成核磁的患者可以进行造影检查帮助我们判断肩关节关节囊的黏连程度,肩袖损伤的位置和范围。

问题九:针对这些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这些方法的治疗原理和适应症分别是什么?

李广贤医生:治疗需个体化,依据诊断和病情。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例如冻结肩,大多采取保守治疗,需积极锻炼;早期肩袖损伤宜休息,避免过顶抬肩运动。肩袖撕裂与冻结肩均有疼痛和活动受限,冻结肩可用激素关节腔注射加运动康复。大的肩袖撕裂则需要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

药物:短期使用,控制急性炎症;

理疗:冲击波、超声波治疗;

封闭注射+手法松解。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肩袖撕裂、盂唇损伤、撞击征等

多为关节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开放手术:主要针对重度的肩关节疾病,如肩关节置换手术。

问题十:长期使用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赵亮医生:首先,那些非甾体抗炎药,虽然能缓解疼痛,但它们对我们的胃肠道可不太友好,可能会让你的胃里闹革命,溃疡、疼痛都可能来敲门。所以,记得饭后吃药,或者找奥美拉唑来帮忙,保护一下你的胃。但别忘了,长期吃这些药,小心心脏和大脑不乐意,可能会给你找点麻烦。再来,激素注射这事儿,可不能太频繁,不然你的肌腱可能会跟你闹别扭。而且,长期使用激素,身体的其他系统也可能会跟着遭殃。如果有感染或者血糖控制得不好,那激素注射就不合适了。最后,用药的时候,记得疼痛缓解了就慢慢停药,别太依赖。尽量用外用的药膏或者喷剂,这样既方便又安全,全身副作用也少。

问题十一:关节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肩关节疾病治疗中有哪些优势?术后恢复期通常需要多久? 

李广贤医生:关节镜手术的优势:关节镜微创手术,切口仅1cm,出血少,住院时间短(1周,甚至2-3天),感染风险远低于开放手术。

以肩袖修复为例:肩袖修复一般是将肌腱通过铆钉固定在骨骼表面,术后腱骨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术后3月内:前期佩戴外展支具,被动活动(如钟摆运动);后期逐步加强肌力锻炼,3月后开始主动活动,3到6个月后经医生评估后可适当增加抗阻运动和训练。

问题十二:术后康复期间,要注意哪些护理要点?有没有一些适合患者的康复动作或训练方法?

高瑞玲护士长:术后要遵循阶梯化康复原则, 在急性期我们要优先减轻炎症,在损伤的初期48小时之内进行间断冰敷止痛,佩戴支具固定,避免提重物和过度活动,适当的理疗能帮助加速消肿。

 在恢复期我们要循序渐进来激活肩部功能,也就是术后3-5天,要从被动活动开始进行钟摆训练,仰卧位的外旋训练,逐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5周以后适当爬墙训练,训练肌肉的协调性。

在强化期我们主要进行力量的重建来预防复发,三个月以后使用小哑铃进行前屈外展训练来强化肩袖肌群。   

肩袖损伤术后愈合需要耐心和科学的规划,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术后康复,要坚持专业指导,积极康复训练,避免术后关节僵硬,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问题十三: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肩关节疾病的预后情况如何?患者在治疗后应该如何防止复发?

李广贤医生:绝大部分肩关节疾病的预后都很好,以肩袖损伤为例,早期诊断进行关节镜修复的愈合率可达80-90%,但巨大撕裂或合并肌腱退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康复期,且存在再撕裂风险(约10-20%)。近年来生物补片技术、干细胞辅助修复等新方法正在研究中,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肩袖损伤术后防止肌腱再撕裂再复发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严格遵循分阶段康复计划: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术后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1kg)、推拉动作或过度外展(如游泳、打羽毛球)。6个月内避免高风险动作(如投掷、举重、反复过头动作)。

第二、日常姿势管理: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伏案工作,防止圆肩加重肩关节压力。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保持肩关节中立位(避免侧卧压迫患肩);减少肩关节过度上举。

第三、长期保护与风险规避:避免篮球、网球等需频繁挥臂的运动;通过普拉提、瑜伽等训练改善核心力量和身体平衡,减少肩关节代偿。还有就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吸烟者戒烟。

问题十四:此外,还有哪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或习惯,会对我们的肩关节造成潜在的伤害?有没有一些帮助大家判断肩关节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的方法? 

赵亮医生:一些小事可能对肩部造成伤害,如:

一、搬运重物,单手提重物或背包过重可导致肩部失衡和疼痛。

二、不良坐姿,弯腰驼背使肩部持续紧张,可能引起不适。

三、错误的睡姿,枕头高度不当或缺乏支撑可导致肩部不适。

四、运动时姿势不当,运动时姿势不正确,肩部承受过多压力,易受伤。

了解肩部健康状况,可尝试:

一、观察活动,检查肩部活动是否自由,有无疼痛或困难。

二、触摸检查,触摸肩部肌肉和骨骼,寻找疼痛点或硬块。

三、执行动作,尝试举手、旋转肩部等动作,观察有无不适。

保持肩部健康需注意细节,定期自我检查,不适时及时就医。

问题十五:最后,关于肩关节健康,四位专家还有什么需要跟大家特别叮嘱的?可以各用一句话总结治疗建议!

许飞主任:“肩痛≠肩周炎,精准诊断是康复的第一步!”

赵亮医生:“运动要科学,避免盲目模仿网络健身视频!”

李广贤医生:“保暖+适度拉伸,是预防肩病的两大法宝!”

高瑞玲护士长:“术后康复贵在坚持,循序渐进才能重返健康!”

本期嘉宾:

许飞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与关节感染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委员

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保膝学组委员

CRHA –COITA关节外科学组青年工作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分会委员

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并获得临床硕士学位。2012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进修学习。2016年在德国诺伊斯Johanna-Etienne-Krankenhaus关节中心进修学习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技术。

赵亮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特长:长期从事骨科诊治工作,业务专长:1)关节方面,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置换,单髁技术治疗膝关节单髁病变;2)脊柱方面,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或颈锥管狭窄、滑脱,PSOSPOPONTE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治疗;3)四肢骨折的常规内固定及MIPPO技术的运用。发表国家级论文15篇,北大核心期刊论著:中华骨科杂志及中华创伤杂志发表论著各1篇。

李广贤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委员会委员

擅长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髋膝关节置换

高瑞玲 本科学历 主管护师 中共党员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创伤骨科、眼科护士长

学术任职:河南省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护理管理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传播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果: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

主持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参与3项(市厅级)

主持郑州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创新指导计划项目1项(市厅级)

获得河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专利2项(第一发明人)

个人荣誉: 2023年 卫生健康科教工作先进个人

2024年 护理文献比赛一等奖

2020年 郑州树青医学中等专业学校优秀带教老师

2017年郑州市征文比赛三等奖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仲彝科研优秀个人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