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8日,在正阳县人民法院法官、村乡两级干部、网格员的共同努力下,正阳县真阳镇某村一涉及多户村民多年的宅基地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这起多年纠纷成功化解,得益于正阳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将加强诉源治理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和路径,以多元解纷之“策”,提升矛盾化解之“效”,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的内核,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
正阳县人民法院立足当地乡村乡情,精准把握职能定位,有机嵌入自治体系,有力扩增诉源治理效果,有效并联法治手段,切实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小法庭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贡献大“治”慧。
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抓诉源治理,核心在源、不在诉上。只有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正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卫国表示。
将法庭工作自觉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该院主动争取辖区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支持,积极发挥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各人民法庭庭长每月参加当地乡镇政法工作协调会,加强与当地乡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的协作配合,发挥法庭专业优势,实现数据信息共建共享,整合力量、提前介入、集中化解发生在辖区的矛盾纠纷。就易发民事纠纷、社会矛盾发展态势进行研判,整理汇总不稳定因素,为乡镇综合治理建言献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2023年以来,该院先后向19个乡镇党委提出工作建议30余条,均被采纳。
凝聚诉源治理强大合力
评判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感受。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关注的不仅是办结了多少案件,还有是否公正高效地化解纠纷。
“我们是多年的邻居,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几年因为几万块钱,闹得跟仇人一样。两家没再说过话,心里又气又难受。没想到你们三天就把我们多年的纠纷给化解了,现在我们终于和好了。”拿到案款后,原告张某第一时间来到正阳县人民法院,送上了一面印有“公正执法 一心为民”的锦旗。
这起案件的办理充分体现了正阳县人民法院简案快审,公正高效的特点,不仅达到了节省司法资源,保护当事人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的“三赢”效果,还化解了乡亲积怨,促进了邻里和睦,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也只是正阳县人民法院深化诉源治理,大力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一个缩影。
简案快审解纷争。该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聘请既有丰富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又热爱调解工作的同志担任调解员,实行“1法官+1法官助理+1书记员+1调解员”模式,建立分流引导、诉调对接、司法确认“三点一线”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满足当事人多元解纷需求。对于家事、邻里等适宜调解纠纷,该院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将案件推送给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诉前调解,接受法官的业务指导,提高了诉调对接效果。2023年,调解结案实现了一审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8%。
精细排查“网格调”。全县280多个行政村建立网格员队伍,该院实行“法官助理包村、网格员包片”机制,整合村“两委”干部、乡贤、人民调解员等多种力量,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他们在审理家庭婚姻、邻里关系等纠纷案件中,充分利用巡回审判现场说理,就地调解,以公开、透明、高效的工作模式有效化解矛盾,起到了“办一案,带一片,教一方”的良好效果。
发挥优势“法官调”。该院不断延伸司法功能,建立“法官定期巡回审理、常态在线接待、多元协同联动,就地化解纠纷”工作机制,通过群众预约和主动入驻调解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法律咨询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模式,为辖区群众提供矛盾调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便民服务,在矛盾发生之初介入干预,解读法条,释法明理,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从治病到治未病,为群众提供前置化解服务。
探索完善N多联动工作模式
一边是案件数量连年攀升,一边是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愈加多元,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面对新形势下的矛盾新变化,正阳县人民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不断探索完善诉源治理N多联动工作模式,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与行业、部门联动。针对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土地承包等行业纠纷增多的实际,积极与当地行业协会联合,由人民法院参与业务指导,县公安交警大队、司法局、人社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大调解格局。
与基层民调组织联动。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调解机制,实现诉前、诉中联调联动。围绕常见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承包等纠纷开展调解,定期指导民调人员有效开展调解工作。2023年以来,该院通过委托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3件。
与媒体、校园、企业等联动。以“小案件”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理”,召开“引领社会风尚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并在市县多家媒体发布,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个案示范功能;扎实开展“法庭开放日”“送法进校园”“送法入企”等多样普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矛盾纠纷,提升群众对诉源治理工作的知晓率,认同感。
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责任共担,多种机制共振,多样资源整合。如今,正阳县人民法院已形成源头预防。非诉化解,诉讼断后的全链条闭环式诉源治理新机制,为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走出了具有正阳特色的司法为民之路,真正释放了法院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司法效能。(王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