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简晓清)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身体某处突然肿胀,却不痛不痒,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可能是一种被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疾病在悄悄作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这种疾病的来龙去脉,学会如何预防与应对。
一、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什么?
血管神经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或Quincke水肿,是一种局限于皮肤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无疼痛、瘙痒及皮色改变。其特点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通常由过敏或感染引起,常见于嘴唇、眼睑、舌部等疏松结缔组织部位。
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症状表现
皮肤肿胀:病变部位出现局限性肿胀,皮肤紧绷发亮,肤色正常或淡红。
呼吸困难:若喉头发生水肿,可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三、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诱因
过敏因素: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
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等感染。
遗传因素:部分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
四、如何预防与应对血管神经性水肿?
1. 预防为主
避免过敏源:了解自己的过敏源,并尽量避免接触。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易过敏食物。
2. 及时就医
出现症状时:一旦发现自己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遵医嘱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
3. 心理调适
保持心态平和:面对疾病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病情。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沟通,获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应对疾病挑战。
血管神经性水肿虽然看似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特点、诱因及防治方法,就能有效应对这一健康挑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守护好自己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