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 吴梦婕)高钙血症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代谢急症,往往由于骨的钙代谢速度超过肾的钙排泄阈值所致。产生高钙血症的原因有很多,恶性肿瘤骨转移是高钙血症最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约5%-20%。引起高钙血症最常见的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肾上腺瘤、头颈及食管鳞癌、甲状腺癌等。40%-50%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能出现高钙血症。多数情况下,高钙血症表明疾病进展,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能在接受抗雌激素治疗时出现高钙血症和骨痛加重,由于雌激素拮抗剂可以刺激乳腺癌细胞产生溶骨性前列腺素。甲状旁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因伴有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常存在难治性高钙血症。
一、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
高钙血症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血钙升高的速度和程度,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的,容易被漏诊或误诊。高钙血症常有以下表现:
1.胃肠道 当血清钙>2.6mmol/L时,患者即出现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
2.神经系统 当血清钙>3.5mmol/L时,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冷淡和反射减弱。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精神异常、昏迷,甚至死亡。
3.肾 早期表现多饮、多尿,出现肾小管损害时,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糖尿、氨基酸尿、高磷酸尿。
4.心血管 表现心动过缓、心率减慢。心电图示P-R间期缩短及Q-T间期缩短。血钙高于4mmol/L时,T波增宽,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当血钙浓度急剧增加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致猝死。
二、高钙血症的治疗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高钙血症的病因、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抗肿瘤治疗的疗效等因素。轻度高钙血症常可以通过静脉水化纠正,如抗肿瘤治疗有效,血钙将会逐渐下降。但大多数高钙血症患者需要给予降钙治疗。当出现症状或血钙>3.25mmol/L应视为内科急症。
(一)一般处理
1.水化、利尿 输注足量生理盐水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并抑制近端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2.避免使用可能会提高血钙浓度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维生素A、维生素D等。
3.减少口服钙的摄入,如奶制品。
(二)减少骨吸收的药物
1.皮质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导致骨重吸收。大剂量皮质激素还可以通过增加尿钙排泄、抑制维生素D代谢、减少钙吸收等降低血钙水平。在新型降钙剂出现前,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高钙血症,对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乳腺癌、白血病等高钙血症均有效。
2.光辉霉素 可以通过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而减少骨重吸收。在过去,化辉霉是治疗高钙血症主要药物,对骨装或异位激素所致的高钙血症均有效,是顽性钙血症的首选药物,其主要副作用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肝功能受损及肾毒性。
3.降钙素 能快速抑制骨重吸收,使血钙水平在给药几个小时内下降。尽管降钙素有快速隆钙的效果,但它需要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否则很快出现耐受
4.双膦酸盐 一种焦磷酸盐类似物,是抗骨溶解的新型药物,能紧密结合到钙化的骨基质中。双磷酸盐是目前治疗高钙血症最有效的药物。双磷酸盐包括依替膦酸盐、氯屈膦酸盐帕米膦酸盐、唑来膦酸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