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泌阳县高店镇孔庄村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又迎来了一批“客人”,纺花车、犁子、煤油马灯等一件件农耕“老物件”在创办人程新的讲解中,“诉说”着过去的农耕故事,在场的参观者在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感叹着农业现代化给农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泌阳县乡村农耕文化展览馆创办于2015年,是热心公益事业的泌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程新青工作闲暇之余,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深入乡村挖掘、搜集、整理正在淘汰和即将消失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将自己老家的三间老瓦屋改造成了全县首家农耕文化展览馆。
程新青告诉记者,他收集的老物件大都是父母祖传的,也有亲戚朋友帮助寻找和邻居捐赠的,大到织布机、纺花车、面箱子、铁轮老牛车、辘轳井、犁子、磨盘、喷雾器打药桶、铡刀、打稻谷用的鼓风机,小到煤油马灯、竹壳茶瓶、油布雨伞、牛毛梳子、草鞋、木匠墨斗、面斗、旱烟袋等。该农耕文化展览馆收藏各类传统农耕生产用具、生活用品600多件。
2022年,高店镇农耕文化展览馆被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共青团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少工委评为全市15个“农耕文化实践营地”之一。开馆7年多来,先后有近万人次前来参观、考察、学习,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农耕文化教育。
8月12日,驻马店日报资深编辑,记者谭天林、驻马店广播电视台台史馆馆长李怀民也受邀到泌阳县乡村农耕文化展览馆,在了解展馆的创办历史背景和创办初衷后,他们表示,农耕文化展览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农耕历史和文化的平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加深参观者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与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对比,进一步增加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 程新青表示,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希望能够激发公众对农耕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弘扬农耕精神,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