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信阳市新县新集街道组织辖区21个村居,结合自身防汛风险特点分区域开展“全市安全日”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演练以“实战化、全覆盖”为目标,聚焦地质灾害、山洪暴发等防汛薄弱环节,通过模拟险情场景、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提升基层防汛减灾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演练以“连日大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为背景,各村居因地制宜设计场景:新城社区肖冲地质灾害点模拟山体滑坡预警,5分钟内完成5户16名群众转移;金河村在闵岗、丰收岭模拟河水暴涨,紧急疏散危险区群众;艾洼社区针对紫金山庄地质灾害隐患开展汛期培训;代洼村、胜利社区分别针对依山建房户、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山体滑坡避险演练。全街道共动员400余人参与,其中群众超200人,通过“演练+培训”模式,确保群众掌握避险路线、预警信号等关键信息,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新集街道构建“街道-村-组-户”四级包抓责任体系,将防汛任务细化至12座水库、21个村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演练前,街道督促各村居完善防汛预案,制定“一库一策”“一村一案”,并创新推出防汛应急“一张纸”预案,简化流程、明确分工。同时,累计发放400余份“防汛避险明白卡”,标注风险点位、撤离路线及责任人联系方式,确保应急信息“一卡在手、心中有数”。
实战检验成效显著。抢险队伍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肖冲地质灾害点群众转移仅用5分钟,彰显高效应急能力。但演练也暴露出短板:部分老年群体疏散速度较慢。对此,街道党工委书记熊在潮在总结中表示,将针对特殊群体制定“一对一转移方案”,强化结对帮扶,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此外,街道通过沙袋堆叠、排水系统检查等细节,进一步夯实物理防线,让安全措施“看得见、摸得着”。
此次演练是新集街道防汛备汛工作的缩影。入汛以来,街道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通过隐患排查、物资储备、队伍培训等举措,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防御体系。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并计划开展夜间演练、跨村联动等科目,全面提升复杂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打赢防汛减灾主动仗。(通讯员:肖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