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现有古树名木1212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356株,涵盖国槐、皂荚、侧柏、银杏、黄连木等多个树种。这些古树名木扎根于这片土地,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承载着历史、文化与情感的记忆,成为三门峡独特的生态与文化符号。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资源,三门峡市积极探索创新,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唤醒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保护之路。
一、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
结合三门峡市红色文化资源和古树名木分布情况,组织党史专家、文化学者、本地文史爱好者等人士,深入革命老区、红色遗址周边,与当地老革命家、烈士后代、村民进行深入交流,收集整理与古树相关的红色事迹。同时,广泛查阅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如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记录、情报传递记载等,从中筛选出与古树紧密相关的内容,确保故事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不同历史时期,古树在掩护革命队伍、传递情报、作为临时指挥所等方面发挥作用的故事进行详细梳理,形成了一批以灵宝市朱阳镇秦池村马家沟“红军树”为代表的红色故事素材。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红色古树故事短视频、图文推文等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感人至深的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红色古树。
二、讲好历史故事 回溯岁月记忆
通过查阅地方史志、古籍文献、碑刻铭文等资料,发挥历史学者、考古专家、民俗学家等在历史故事研究方面的作用,深入挖掘古树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关联,以及文人墨客与古树之间的诗词典故、轶事传说等,为每一棵古树建立详细的历史档案,记录其生长历程、历史变迁和文化价值,为古树的保护和复壮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利用媒体播放古树的纪录片,讲述古树名木的历史故事,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让古树成为三门峡历史文化的珍贵名片,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古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结合三门峡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将七里古槐、黛眉古柏等著名古树与函谷关、仰韶文化遗址、森林公园等历史文化景点、自然景观串联起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历史文化之旅,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讲好民间故事 凝聚乡土情怀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拜访当地老人、家族长辈、文化传承者,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鼓励广大市民、村民讲述与古树相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风情,对收集到的故事进行整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趣味性和文化价值的故事,按照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生活轶事等分类归档。在保留故事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情节、语言进行适当润色,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形成了一批诸如黛眉娘娘手植渑池古柏的古树传说、趣闻,激发民众对古树的情感认同,进而化作保护古树的实际行动。利用林业公众号开设“年轮的述说——三门峡古树名木”专栏,定期推送古树故事,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激发人们的乡土情怀,让保护古树名木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通讯员:孙文 沈国志)